推开芜湖长途汽车站的玻璃门时,铁质门把手上斑驳的锈迹蹭了我一手。这触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老式饼干盒,那种被时光反复摩挲的粗糙感,在数码时代反而成了稀缺的拍摄素材。
正午阳光透过菱形玻璃天顶斜切下来,在磨石子地面上织出几何光网。我特意选了褪色的牛仔外套配机械臂道具,蒸汽朋克风格的齿轮装饰在浮尘中若隐若现——这种新旧碰撞的魔幻感,不正是我们coser苦苦追寻的场景张力吗?记得上次拍末日题材时,自动售票机闪烁的红色故障灯与墙皮剥落的立柱,硬生生把二十年前的建筑拍出了赛博朋克的未来废墟感。
二楼候车厅的长椅最有意思,墨绿色漆面裂成龟甲纹,坐上去会发出吱呀的叹息。我常把这里当临时化妆间,对着残缺的镜面贴假睫毛。有次遇见个穿汉服的小姑娘在月台拍古风,飘带被穿堂风卷着掠过褪色的”芜湖-南京”站牌,那画面美得让人忘记这里原本是充斥着泡面味和方言报站声的交通枢纽。
最绝的是雨天。雨水顺着上世纪风格的铁皮排水管倾泻,在水泥地面炸开银色的水花。撑着透明伞站在廊檐下,看雨幕把现代广告牌虚化成霓虹光斑,恍惚间真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动漫里的异世界车站。上次在这拍的蒸汽机车娘系列,金属腰链的反光映着水渍墙面的纹路,成片效果比棚拍生动十倍。
车站管理员张叔早就认识我们这群”奇装异服”的年轻人,有次他指着我们改造的机械风行李箱打趣:”这铁疙瘩能过安检不?”现在他见到我带新人来,还会主动提醒哪个月台的夕照角度最好。谁说老建筑就该沉默着腐朽?在这些充满想象力的镜头里,连墙角滋生的青苔都成了故事里的时间见证者。
下次来记得带枚硬币,候车厅那台九十年代的饮料机还能吐出橘子汽水。金属罐身沁着水珠,和你的角色服装碰撞出的,可能是最意想不到的次元壁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