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摄影棚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我攥着台本的手心已经沁出薄汗。镜头前的"英语课代表"小绫正摆出标志性推眼镜动作,谁能想到接下来三十秒会发生让全场笑到胃抽筋的名场面。
说真的,当道具黑板擦第三次从讲台边缘自由落体时,我分明看见小绫额角暴起的青筋在粉底遮盖下若隐若现。这个从三百个试镜者里杀出来的姑娘,此刻活像被踩了尾巴的布偶猫,突然甩开台词本用关西腔吼出:"这破道具是跟牛顿有仇吗!"
监视器后的导演差点被乌龙茶呛到——谁能料到温柔学霸人设会在瞬间崩成暴躁女教师?更绝的是,某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staff居然摸出手机开始录像。于是我们眼睁睁看着小绫从暴怒到哽咽,最后蹲在课桌旁把脸埋进臂弯,带着哭腔嘟囔:"人家明明准备了三个月的英式发音..."
说实在的,这可比剧本里规规矩矩的教室场景生动多了!午后阳光斜斜切过她颤抖的蝴蝶结发卡,粉笔灰在光柱里跳着圆舞曲。我甚至能闻到空气中漂浮着薄荷糖和定妆喷雾混合的奇妙味道,像极了青春本身那种酸甜参半的气息。
后来成片里保留了这段意外插曲的十秒镜头,弹幕飘过满屏"真实到窒息"的感叹。或许这就是cosplay的魅力?当完美人设裂开缝隙时,那些鲜活的、带着体温的瑕疵,反而让虚拟角色在三次元真正活了过来。
所以你看,下次在漫展遇到眼角泛泪的coser,说不定人家刚经历了一场痛并快乐着的创作历险呢。毕竟在这个造梦的行业里,谁还没几个笑着笑着就哭出来的魔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