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点开夏诗诗的写真集时,我像是误入了某个平行时空的衣橱。那些本该活在屏幕里的角色,突然披着布料与光影的魔法,从她微微颤动的睫毛下苏醒过来。这个姑娘有种特别的本事——她不是”扮演”角色,倒像是把灵魂暂时借给那些虚拟人物暂住。
记得去年漫展偶遇她出《阴阳师》不知火,发间缠绕的赤色丝带被场馆顶灯照得通透,走动时珠串碰撞的脆响混着现场喧闹,竟真让人恍惚闻到海潮咸味。当时她侧身整理振袖的瞬间,我分明看见衣料褶皱像鳞片般泛起微光。这种能把二维设定吃透再三维重组的能耐,可不是套件衣服摆个pose就能做到的。
最让我着迷的是她处理眼神的功力。拍《原神》甘雨时,她蹲在人工雪景里呵出白雾,睫毛沾着人造雪粒却始终半垂着眼帘——那种千年仙兽特有的疏离感,愣是把塑料雪花都衬出了昆仑山巅的寒意。可转头拍《间谍过家家》约尔太太时,眼波流转间又溢出藏不住的人妻温柔,连握着道具菜刀的指尖都带着暖意。
有次在拍摄间隙闲聊,她说每次准备角色都要先”住”进那个世界半个月。这话听着玄乎,但看她手机里密密麻麻的备忘录就懂了:从《电锯人》玛奇玛的西装褶皱该有几道压痕,到《葬送的芙莉莲》魔法阵纹样的历史原型考据,连耳饰反光角度都要对照原作分镜反复调试。这种近乎偏执的较真劲儿,大概就是她每套图都能引爆话题的秘密。
最近那组《碧蓝档案》渚的夜景拍摄花絮看得人揪心。三十斤重的金属头饰压得她脖颈发红,站在鼓风机前连续三小时摆着别扭的持枪姿势。可成片里那个迎着夜风微笑的少女,谁能看出戏服下贴着五六个暖宝宝?这种用骨血熬出来的还原度,比任何后期特效都来得震撼。
看着她在樱花树下提着和服下摆小跑的模样,忽然就懂了cosplay最动人的地方。那些精心缝制的布料不只是戏服,分明是穿梭次元的时光机。而夏诗诗这样的造梦者,正用快门声为我们叩开一扇扇通往幻想世界的任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