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到#秃崽不是坏女人#的热搜时,我正在给新到的洛丽塔裙烫褶边。熨斗蒸汽腾起的瞬间,手机屏幕突然被”夜店视频””私联金主”的截图塞满——这和我记忆中抱着草莓熊玩偶、眼睛亮晶晶唱着《恋爱循环》的女孩,分明是两个次元的画面。
记得去年漫展初见秃崽,她顶着粉蓝色双马尾从人群里蹦出来,发梢扫过我的相机镜头时带起一阵蜜桃味的风。那时候评论区总有人说她”作”,可谁能否认那些对着镜头wink的直拍确实甜得让人心颤?就像咬破马卡龙酥壳时流出的莓果夹心,明知糖分超标却忍不住再尝一口。
但这次塌房来得比漫展停电还突然。凌晨三点,粉丝群突然炸出99+消息,有人甩出模糊的夜店视频,霓虹灯光里晃动的侧脸像被打碎的万花筒。我盯着手机屏保上她cos初音未来的照片,突然觉得那些精心打理的发丝都成了缠绕的蛛网。老粉们吵作一团,有人连夜清空收藏的表情包,也有人坚持”二次元角色无罪论”,争论声混着消息提示音在黑暗里此起彼伏。
这让我想起去年某游戏主播的”代打门”。当时铺天盖地的实锤视频里,那双号称”电竞女神”的手,连基础键位都按得磕磕绊绊。观众们愤怒的或许不是谎言本身,而是亲手搭建的梦幻城堡被现实击碎时的刺痛感。就像你攒了三个月零花钱买的手办,某天突然发现是盗版厂的高仿货。
在coser圈待久了,见过太多”夏日烟火式”的网红。他们带着精心设计的人设从天而降,在流量夜空绽放出璀璨花火,又在某个寻常的夜晚悄无声息地熄灭。那些被滤镜柔化的眼尾,被假发遮掩的痘印,被剧本编排的”偶然宠粉”,早该提醒我们这不过是场沉浸式角色扮演——可惜观众总把剧场当教堂。
翻着秃崽最新动态下三万条争吵的评论,我突然想起她某次直播说漏嘴的话:”你们喜欢的可能只是我戴的假发”。当时满屏”哈哈哈”的弹幕里,或许藏着这个行业最残酷的真相。当点赞数成为衡量存在的唯一标准,那些为了维持人设深夜练习wink到脸抽筋的coser,和追着彩虹泡沫奔跑的我们,谁才是这场狂欢里真正的迷失者?
关掉手机前,我又点开她两年前拍的《未闻花名》cos视频。樱花树下回眸的少女依旧美好得让人屏息,只是飘落的花瓣再不会重新飞回枝头。或许我们早该明白,与其执着于造神与毁神的循环游戏,不如记住那些真实打动过自己的瞬间——毕竟在按下收藏键的那一刻,屏幕内外的心跳共振从不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