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三点半的摄影棚总是带着某种魔幻的颗粒感。当手持道具剑的绫波丽coser转身时,发梢扬起的弧度恰好接住斜射进来的阳光,那一瞬间我忽然理解了——原来三次元真的可以盛放下二次元的灵魂。
作为在尤蜜荟跟拍过三十多组创作的老油条,我依然会为每个新企划心跳漏拍。记得那次拍《鬼灭之刃》蝴蝶忍的雨中场景,道具组用五台加湿器制造的水雾在灯光下织成流动的丝绸,coser睫毛上凝结的细小水珠让整个画面突然有了呼吸的韵律。这种能把平面设定图吃透再重新赋予骨血的创作力,大概就是尤蜜荟视频让人欲罢不能的魔法配方。
他们家的分镜设计简直绝了!上次看到雷姆的晨间日常视频,从指尖掠过亚克力餐具的反光,到裙摆扫过木质楼梯的细微颤动,每个0.5秒的镜头都在悄悄构建完整的异世界。特别是当coser突然对着镜头挑眉轻笑时,我电脑前的冰美式差点打翻——这哪是表演,分明是角色借了人类的躯壳在和我们打招呼。
最让我着迷的还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较真劲儿。有次为了还原《原神》申鹤的飘带动态,造型师愣是试了七种不同密度的雪纺料子。道具师傅老张头雕琢法器纹路时,眼镜都快贴到3D打印件上了,嘴里还念叨着"这个符文转角差0.1毫米味道就不对"。这种近乎偏执的匠心,让每个30秒的短视频都承载着能触摸到的温度。
或许你会问,看静态写真不够吗?但当你亲眼见过夜斗的刀光如何在慢镜头里划出星辰轨迹,感受过初音未来的发丝在鼓风机中与电子音波共振的节奏,就会明白动态影像带来的沉浸感有多致命。那些流转的光斑、布料摩擦的沙沙声、甚至是coser调整呼吸时锁骨轻微的起伏,都在合力撕开次元裂缝。
最近在跟拍《间谍过家家》企划时,我偷偷录下了约尔太太旋转时裙摆绽放的瞬间。看着监视器里层层叠叠的红色布料像沾了晚霞的潮水般涌动,突然觉得我们不是在还原某个角色,而是在帮所有热爱二次元的人,把那些曾在深夜闪着光的幻想,一针一线绣进现实世界的经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