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漫展遇见小鹿cos《原神》甘雨的那个午后,阳光斜斜穿过展馆天窗,在她冰蓝色的发梢上跳着芭蕾。当摄影师调整反光板角度时,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圈内人都说”无圣光才是检验coser的终极考题”——那些精妙的手工刺绣在自然光下泛着珍珠光泽,仿佛角色真的从游戏里走了出来。
有人总把无圣光简单理解为”敢露”,这就像把梵高的《星空》说成颜料堆砌。去年跟拍知名coser琉璃子拍摄《尼尔》2B造型时,她特意要求撤掉所有柔光罩。当晨雾般的光线漫过眼罩缎带,我才惊觉那些机械纹路里藏着角色悲怆的命运密码。她转动裙摆时,金属挂饰碰撞的脆响混着摄影师的快门声,竟谱成一首赛博朋克的安魂曲。
你说这样的画面需要遮挡吗?当晨曦为蕾丝袖口镀上金边,当汗水在锁骨窝折射出水晶光,真正的艺术早把所谓的”圣光”碾成齑粉。记得有次在摄影棚,道具师举着打光板追着飘落的樱花花瓣跑,就为捕捉coser转身时发饰与花瓣擦肩的0.1秒。那种近乎偏执的追求,不正是我们热爱这个圈子的理由?
最近整理硬盘时翻到三年前拍的初代作品,哑然发现当时执着于后期特效的自己有多幼稚。现在的我更愿意看着光斑在coser的瞳孔里跳舞,让微风撩起薄纱裙摆时露出若隐若现的腿环——这种充满呼吸感的真实,可比千篇一律的圣光遮罩动人多了。就像喝惯手冲咖啡的人,再也回不去速溶咖啡的香精味。
下次漫展不妨蹲个日出场次,你会看见晨光如何为假发注入灵魂。当coser扬起道具剑的瞬间,剑刃划破的不仅是空气,还有次元壁那道看不见的结界。这个时候要是举起相机,连取景框都会激动得发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