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萝埋导演拍摄全攻略,我的出圈神图这样诞生!
那把破伞第三次砸到我头上的时候,我终于懂了什么叫“江湖险恶”。去年成都展子后台,盯着相机里糖水片似的伞萝图,我差点把道具伞撅折——说好的蓬莱小霸王气场呢?这温婉劲儿跟“埋导演”有半毛钱关系?
痛点太真实了:想拍伞萝搞事情的名场面,结果不是像摆拍游客照,就是变身暴力拆迁队。直到看见@墨鱼仔那组引爆LOFTER的“论剑峰暗杀实录”,才明白问题在哪:
我们缺的不是打光,是戏精浓度啊!
还记得第一次尝试拍“埋导演”,我和摄影在公园找了棵假桃花树。搭档举着伞猛冲过来,我吼着台词抡伞就劈...成片活像环卫工人暴打游客。“停!你俩当自己是张飞绣花?”摄影气得直薅头发。后来蹲了三天大佬直播间才悟了:
蓬莱的杀气是裹在云裳羽衣里的
比如伞尖抵喉时指尖要发颤,偷袭得手后眼睛得弯成月牙——这种反差才是精髓!
上个月广州展终于开窍。我拽着摄影蹲在签售区角落,等某知名导演COSER经过的瞬间,突然撑伞旋身卡进他前行路线。伞沿阴影半遮脸,另只手捏诀悬在他后心三寸。摄影连拍模式咔咔二十张,真·盲盒式创作——最后那张他错愕回头我诡笑的生图,转发直接破万!
现在每次筹备新企划,必带三件神器:
可拆卸伞骨的轻量化道具(砸人不疼)、薄荷糖(偷袭前清新口气)、运动手环(测心率演紧张戏)
上次拍“茶馆听墙脚”戏码,心跳飙到120时的微表情绝了,评论区都在问“小姐姐是不是真怕被发现”。
那天收工后,被我“暗杀”过的导演COSER凑过来看原片:“你这伞萝...是懂怎么让人后背发凉的。” 嚯,江湖认证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