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朋友圈时,突然被小羽的九宫格古风片惊艳到。水墨晕染的裙摆仿佛要溢出屏幕,发间珠钗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星光——谁能想到这组神仙图,竟是她花100块在微信附近人里淘到的宝藏摄影师?
说真的,第一次听说”附近人约拍”时,我脑海里自动播放起法制节目的BGM。直到亲眼见证那片羽化登仙的成片效果,才惊觉这潭水比想象中深。现在不少野生摄影师就像散落的星子,他们可能窝在居民楼顶的天台,或是藏在写字楼的空置会议室,用三小时创造奇迹。
记得有次陪闺蜜试水,推开工作室门的瞬间就被震撼了。二十平的空间塞满赛博朋克道具,霓虹灯管在雾机里忽明忽暗,年轻摄影师脖子上挂着三台不同焦段镜头,说话时眼睛亮得像发现猎物的猫科动物。”今天想拍《攻壳机动队》还是《银翼杀手》?”他摆弄着全息投影仪问道,完全不像收着白菜价的乙方。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低价狂欢真的靠谱吗?我亲眼见过有人抱着淘宝三百块的二手单反就敢接单,也遇到过场地费比拍摄费贵三倍的尴尬局面。有个coser朋友哭诉,说好拍《鬼灭之刃》结果被带到城中村天台,背景全是晾衣杆和空调外机——这哪是无限城决战,分明是家电大乱斗!
摸索大半年后倒真总结出些门道。那些把作品集当宝贝藏着掖着的,八成要踩雷;敢直接甩拍摄花絮视频的,往往有两把刷子。有次遇见个摄影小哥,现场掏出手机给我看他拍的星轨延时,说”打光就像炒菜,火候到了自然香”,这比喻让我当场笑喷却莫名信服。
现在刷附近人时,总要多留个心眼。先看对方朋友圈有没有持续更新的作品,再试探性问几个专业问题。有次遇到个自称”光影魔术师”的,问及反光板尺寸支支吾吾,说要玩”意识流拍摄”——结果成片糊得亲妈都不认识,这种学费交一次就够够的。
说到底,百元约拍就像开盲盒,既可能撞见沧海遗珠,也可能碰上照骗翻车。但看着越来越多新人coser靠着这种野路子拍出惊艳正片,又觉得这何尝不是种江湖浪漫?毕竟在这个随手就能记录美好的时代,谁说创作非得端着架子呢?
最后给想尝试的伙伴划重点:安全永远第一位!见面选公共场所,定金别超30%,拍摄前务必确认设备参数。记住,真正的宝藏摄影,会让你在快门声里听见心跳加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