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黏腻的荧光绿颜料顺着脖颈滑落时,我突然理解了蜗牛人为何能成为《十宗罪》里最让人脊背发凉的存在。这个蜷缩在都市阴影里的畸形角色,在coser@夜行蛛的演绎下,竟透出某种诡异的神性——沾满泥浆的蜗牛壳如同荆棘王冠,那些颤动的电子元件触须,分明在诉说被科技异化的痛楚。
记得去年梅雨季在废弃工厂拍摄这组图时,空气里浮动的铁锈味混着道具黏液的特殊香气,让整个场景真实得可怕。化妆师用特制凝胶在模特背上”种植”出会呼吸的脓包,每颗都包裹着LED灯珠,随着肢体蜷缩忽明忽暗。当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我分明看见他指尖的震颤,那是种介于恐惧与兴奋之间的微妙战栗。
最惊艳的要数眼部处理:用鱼线吊起的隐形眼镜让瞳孔呈现非人感的涣散,下眼睑黏着的透明水钻,在特写镜头里恍若未干的泪痕。这种将脆弱感注入恐怖形象的矛盾美学,不正是蜗牛人最致命的吸引力吗?
有读者问我们为何要美化”怪物”,我倒觉得那些流淌着荧光液的血管、爬满青苔的义肢,恰恰是照向现实的一面哈哈镜。当我们为蜗牛人扭曲的脊椎造型惊叹时,是否也在审视自己被996压弯的腰背?那些寄生在壳上的机械元件,难道不像我们离不开手机的现代宿命?
这组照片在后期处理时,我特意保留了环境里的雨渍和霉斑。放大看会发现蜗牛壳上的每道裂纹都藏着故事——这条是模仿树根年轮,那道是复刻电路板纹路。当coser蜷缩在潮湿的水泥地上,被霓虹灯染成紫色的雾气漫过他的躯壳,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或许我们都在背负着某个看不见的壳艰难前行。
点击进入图集专区,你会发现更多令人头皮发麻的细节:皮肤下若隐若现的电子元件、用真蜗牛壳改造的头饰、还有那根会随呼吸起伏的金属脊椎。建议调亮屏幕细细观赏,毕竟有些美,正藏在令人不适的裂缝里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