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大地数字影院的玻璃门,冷气裹挟着爆米花的甜香扑面而来。你可能想不到,这个藏着无数故事的光影空间,正在成为本地coser圈口耳相传的"出片圣地"——当然,这得感谢它自带电影质感的…
刷到那个晃动的手机视频时,我正在嗦着泡面赶修图进度。镜头里幽蓝的灯光像液态的月光,顺着水泥立柱流淌下来,几个模糊人影在光影交错间摆着造型——这不就是我们圈里人梦寐以求的天然摄影棚吗…
记得第一次扛着三脚架摸进燕山大学B区停车库时,我差点被穿堂风掀翻假发。谁能想到这个灰扑扑的水泥盒子,竟藏着让后期师都直呼内行的光影魔术? 立柱投下的阴影像被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切…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燕大地下停车场要改造成拍摄场地时,我脑子里浮现的全是阴森森的应急灯和潮湿的霉味。直到亲眼见到那排荧光涂鸦从转角撞进视线,才明白什么叫"水泥盒子开出了电子花"——钢…
站在锈迹斑斑的月台围栏前,我忽然觉得这座废弃的汽车站像是被按了暂停键的时光机。褪色的时刻表还固执地贴在墙上,裂缝里钻出的野蔷薇却开得放肆——这种新与旧的撕扯感,不正是我们coser…
拐进中山广场西侧的小巷时,铁艺扶手上的锈迹正被夕阳染成琥珀色。我举着相机后退两步,取景框里突然撞进个穿暗黑系lo裙的姑娘——她倚着开裂的水泥柱摆造型,蕾丝伞面掠过墙头探出的野蔷薇,…